經過了難忘的昨天後,今天一早就有美麗的日出迎接我們,算是一個好的開始囉!
Kingoonya建立於19世紀初,一個位於鐵路旁的內陸小鎮,最早是用做為鐵路補給站,之後因為交通不便及位置偏僻的關係,人口一直慢慢減少當中,幾乎快要成為被荒廢的城鎮,不過鎮上還是有一間酒吧運作,這裡有提供住宿、食物及汽油,在2015年時這裡人口只剩下不到15人。
雖然在澳洲時常可以看到讓人驚嘆的日出跟夕陽,但總是令人百看不厭。
Kingoonya真的很荒涼,這是我們昨晚過夜的地方,一旁則是已經荒廢的露營車公園。
有了昨天的教訓,現在只要看到加油站出現,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油箱加滿再說!
這裡的油價一公升1.6澳幣,只比市區貴了一點,不過接下來越往內陸油價越高。
今天距離目的地Coober Pedy只有短短300公里,算是輕鬆悠閒的一天。
早餐後再度出發啦! 不意外的四周還是一片荒涼的景色。
開了40公里後,終於接上了主要道路Stuart Highway,又開上柏油路的感覺真棒。
阿Siu跟Fish還在後座繼續補眠,好羨慕啊!!! T_T
大約三個小時過後,我們看見了Coober Pedy的招牌,代表離鎮上不遠囉!
來到Coober Pedy一定不會錯過的拖車招牌!
今天什麼沒有,就是時間多了一點,順便合照一下囉!
終於到了手機有訊號的地方,所以一到鎮上我們就連絡租車公司,告知爆胎但我們已經自行換好的事情,但是由於行程只進行到一半,因此我們還是需要一個備胎以防萬一。
專業的果然就是不一樣,兩三下就搞定了,好在租車時有加保全險,因此像是擋風玻璃破裂、爆胎這些完全不用錢。
這裡有家蠻大的IGA,除了要在這裡補給之外,今天中餐懶惰一點直接吃餐廳!
Coober Pedy全景,看起來房子不多,可能一部分建築主體都是在地底下的關係吧。
這邊還有更多的電影布景。
開採過蛋白石的洞穴,為了安全起見裝了鐵網保護。
深不見底的坑洞,嘗試丟了一顆石頭下去還沒辦法聽到回音,可見得這有多深。
旁邊還有零散的蛋白石,想要購買的話可以自行放錢到嘴巴裡,很逗趣的裝飾。
最後終於到了今天的住宿Radeka Downunder,今天住的是地底四人房。
Checkin完之後,房間要從另一頭進入。
下了樓梯之後,馬上就可以感受到涼爽的感覺,就像是剛才在教堂裡一樣。這區似乎都是雙人房。
繼續往前走,旁邊會有一個又一個洞穴,我們的房間就在這裡啦。
四人房是沒有門的,不過今天終於有床可以睡了!可喜可賀~
不過不要覺得溫度很舒服就掉以輕心,睡到半夜還是會冷的,我就睡到把床單都捲起來了....
房間也沒有插座,必須要到走廊外面的延長線充電。
牆上還有掛著原住民的插畫。
最後面則是另一個出口,不過只能出不能進。
看完了整個地底旅館其實也蠻驚訝的,因為要開挖出這樣一個空間應該也不是件容易的事,而且也沒有想過可以住在地底洞穴中,真是個很特別的體驗,如果大家有機會經過Coober Pedy的話,請務必要來試試看喔!
Kingoonya建立於19世紀初,一個位於鐵路旁的內陸小鎮,最早是用做為鐵路補給站,之後因為交通不便及位置偏僻的關係,人口一直慢慢減少當中,幾乎快要成為被荒廢的城鎮,不過鎮上還是有一間酒吧運作,這裡有提供住宿、食物及汽油,在2015年時這裡人口只剩下不到15人。
雖然在澳洲時常可以看到讓人驚嘆的日出跟夕陽,但總是令人百看不厭。
Kingoonya真的很荒涼,這是我們昨晚過夜的地方,一旁則是已經荒廢的露營車公園。
有了昨天的教訓,現在只要看到加油站出現,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油箱加滿再說!
這裡的油價一公升1.6澳幣,只比市區貴了一點,不過接下來越往內陸油價越高。
今天距離目的地Coober Pedy只有短短300公里,算是輕鬆悠閒的一天。
開了40公里後,終於接上了主要道路Stuart Highway,又開上柏油路的感覺真棒。
阿Siu跟Fish還在後座繼續補眠,好羨慕啊!!! T_T
大約三個小時過後,我們看見了Coober Pedy的招牌,代表離鎮上不遠囉!
來到Coober Pedy一定不會錯過的拖車招牌!
今天什麼沒有,就是時間多了一點,順便合照一下囉!
終於到了手機有訊號的地方,所以一到鎮上我們就連絡租車公司,告知爆胎但我們已經自行換好的事情,但是由於行程只進行到一半,因此我們還是需要一個備胎以防萬一。
專業的果然就是不一樣,兩三下就搞定了,好在租車時有加保全險,因此像是擋風玻璃破裂、爆胎這些完全不用錢。
這裡有家蠻大的IGA,除了要在這裡補給之外,今天中餐懶惰一點直接吃餐廳!
午餐是澳式漢堡以及培根蘑菇比薩,不用自己煮的感覺真好。
吃飽後也該去走走看看囉!Coober Pedy是在阿德雷德以北846公里的小鎮,人口只有1695人,自從1915年發現Opal (蛋白石又稱作貓眼石)以來,採礦變成了這個小鎮的發展重心,全世界大部分的蛋白石都來自於此,所以又有世界蛋白石首都(Opal Capital of the World)之稱,更是澳洲的「國石」。
這裡的夏天高溫可以達到40度以上,冬天又可以趨近到0度,而挖掘蛋白石時所產出的隧道一年四季均溫都在20-25度之間,可以說是非常舒服,因此也發展出當地居住在地底的特殊環境。
我們打算先找好住的地方,來到這裡就一定要住特別的地底背包客棧。
據說馮迪索主演的星際戰警(Pitch Black)就是在這裡取景的,因此當地可以看到一些當時電影拍攝的道具,像是這個太空船。
很不幸的這家旅館今天已經客滿了,在門口則是蛋白石飾品的商店,看了一下還真不便宜,隨便都要一千多澳幣起跳。
接著我們到遊客中心詢問住宿及景點資訊,裡面的員工熱心人又好!
蛋白石博物館今天休息就沒進去了,殘念啊~~~
於是我們去參觀了山洞教堂,一開始從外觀還在懷疑這真的是個教堂嗎?
進入室內就像是開了冷氣一樣舒服,大概可以知道為什麼要生活在地底下了,舒適度簡直天差地別
教堂內部,尤其石牆壁上類似原住民的壁畫,有著很獨特又原始的風格。
看完之後我們前往Coober Pedy的至高點,早期也是礦場之一還可以俯瞰整個小鎮。
Coober Pedy全景,看起來房子不多,可能一部分建築主體都是在地底下的關係吧。
這邊還有更多的電影布景。
深不見底的坑洞,嘗試丟了一顆石頭下去還沒辦法聽到回音,可見得這有多深。
最後終於到了今天的住宿Radeka Downunder,今天住的是地底四人房。
Checkin完之後,房間要從另一頭進入。
下了樓梯之後,馬上就可以感受到涼爽的感覺,就像是剛才在教堂裡一樣。這區似乎都是雙人房。
繼續往前走,旁邊會有一個又一個洞穴,我們的房間就在這裡啦。
四人房是沒有門的,不過今天終於有床可以睡了!可喜可賀~
不過不要覺得溫度很舒服就掉以輕心,睡到半夜還是會冷的,我就睡到把床單都捲起來了....
房間也沒有插座,必須要到走廊外面的延長線充電。
牆上還有掛著原住民的插畫。
最後面則是另一個出口,不過只能出不能進。
看完了整個地底旅館其實也蠻驚訝的,因為要開挖出這樣一個空間應該也不是件容易的事,而且也沒有想過可以住在地底洞穴中,真是個很特別的體驗,如果大家有機會經過Coober Pedy的話,請務必要來試試看喔!
ABOUT THE AUTHOR
Welcome to my travel blog
0 意見:
張貼留言